彩畫等級劃分:

1.和璽彩畫
是等級很高的彩畫。其主要特點是:中間的畫面由各種不同的龍或鳳 彩畫照片集錦的圖案組成,間補以花卉圖案;畫面兩邊用《》框住,并且瀝粉貼金,金碧輝煌,十分壯麗?! 『铜t彩畫在保持官式旋子彩畫三段式基本格局的同時,逐漸剔除舊花紋,加入新花紋:藻頭部分刪去了"旋花";枋心繪行龍或龍鳳圖案,枋心頭由劍尖形式改為蓮瓣形,以求與藻頭輪廓線相適應;箍頭盒子內繪坐龍,等等。清代中葉以后,和璽彩畫的線路和細部花紋又有較大的變化,畫面中主要線條均由弧形曲線變為幾何直線:藻頭部位彎曲的蓮瓣輪廓變為直線條玉圭形,亦稱"圭線光子";皮條線、岔口線、枋心頭等線路都相應地改為"Σ"形線。和璽彩畫用金量極大,主要線條及龍、鳳、寶珠等圖案均瀝粉貼金,金線一側襯白粉線(也叫大粉)或加暈,以青、綠、紅作為底色襯托金色圖案。其花紋設置、色彩排列和工藝做法等方面都形成了規范性的法則,如"升青降綠"、"青地靈芝綠地草"等,逐漸完善成為規則較為嚴明的彩畫形式。根據不同內容,和璽彩畫分為"金龍和璽"、"龍鳳和璽"、"龍草和璽"等不同種類?! 『铜t彩畫主要用于紫禁城外朝的重要建筑以及內廷中帝后居住的等級較高的宮殿。太和殿、乾清宮、養心殿等宮殿多采用"金龍和璽彩畫";交泰殿、慈寧宮等處則采用"龍鳳和璽"彩畫;而太和殿前的弘義閣、體仁閣等較次要的殿宇使用的則是龍草和璽彩畫。使用和璽彩畫的各處宮殿,由額墊板均為紅色,平板枋若用藍色,則繪行龍,若用綠色,則繪工王云。
2.旋子彩畫
等級次于和璽彩畫。畫面用簡化形式的渦卷瓣旋花,有時也可畫龍鳳,兩邊用《》框起,可以貼金粉,也可以不貼金粉。一般用次要宮殿或寺廟中?! ⌒硬十嬎追Q"學子"、"蜈蚣圈",等級僅次于和璽彩畫,其特點是在藻頭內使用了帶卷渦紋的花瓣,即所謂旋子。旋子彩畫起初出現于元代,明初即基本定型,清代進一步程式化,是明清官式建筑中運用廣泛的彩畫類型?! ⌒硬十嬙诿總€構件上的畫面均劃分為枋心、藻頭和箍頭三段。這種構圖方式早在五代時虎丘云巖寺塔的闌額彩畫中就已存在,宋《營造法式》彩畫作制度中"角葉"的做法更進一步促成了明清彩畫三段式構圖的產生。長廊拐角處梁枋上的彩畫明代旋子彩畫受宋代影響較為直接,構圖和旋花紋樣來源于宋代角葉如意頭做法。明代旋花具有對稱的整體造型,花心由蓮瓣、如意、石榴等吉祥圖案構成,構圖自由,變化豐富。明代旋子彩畫用金量小,貼金只限于花心(旋眼),其余部分多用碾玉裝的疊暈方法做成,色調明快大方。枋心中只用青綠顏色疊暈,不繪任何圖案;藻頭內的圖案根據梁枋高度和藻頭寬窄而調整;箍頭一般較窄,盒子內花紋豐富?! ∏宕踊y和色彩的使用逐漸趨于統一,圖案更為抽象化、規格化,形成以弧形切線為基本線條組成的有規律的幾何圖形。枋心通常占整個構件長度的三分之一,枋心頭改作圓弧狀,枋心多繪有各種圖案:繪龍錦的稱龍錦枋心;繪錦紋花卉的稱花錦枋心;青綠底色上僅繪一道墨線的稱一字枋心;只刷青綠底色的稱空枋心。藻頭中心繪出花心(旋眼),旋眼環以旋狀花瓣二至三層,由外向內依次稱為頭路瓣、二路瓣、三路瓣。旋花基本單位為"一整二破"(即一個整團旋花,兩個半團旋花),視梁枋構件的長短寬窄組合,又有勾絲咬、一整二破加一路、加兩路、加勾絲咬、加喜相逢等多種形式。岔口線和皮條線由明代的連貫曲線改為斜直線條。旋子彩畫按用金多寡及顏色的不同可分為金琢墨石碾玉、煙琢墨石碾玉、金線大點金、墨線大點金、金線小點金、墨線小點金、雅五墨、雄黃玉等幾種?! ?br/>
3.蘇式彩畫
等級低于前兩種。畫面為山水、人物故事、花鳥魚蟲等,兩邊用《》或()框起。"()"被建筑家們稱作"包袱",蘇式彩畫,便是從江南的包袱彩畫演變而來的。和璽彩畫是清代官式建筑主要的彩畫類型,《工程做法》中稱為"合細彩畫"。僅用于皇家宮殿、壇廟的主殿及堂、門等重要建筑上,是彩畫中等級很高的形式。和璽彩畫是在明代晚期官式旋子彩畫日趨完善的基礎上,為適應皇權需要而產生的新的彩畫類型。畫面中象征皇權的龍鳳紋樣占據主導地位,構圖嚴謹,圖案復雜,大面積使用瀝粉貼金,花紋絢麗?! √K式彩畫源于江南蘇杭地區民間傳統作法,故名,俗稱"蘇州片"。一般用于園林中的小型建筑,如亭、臺、廊、榭以及四合院住宅、垂花門的額枋上?! √K式彩畫底色多采用土朱(鐵紅)、香色、土黃色或白色為基調,色調偏暖,畫法靈活生動,題材廣泛。明代江南絲綢織錦業發達,蘇畫多取材于各式錦紋。清代,官修工程中的蘇式彩畫內容日漸豐富,博古器物、山水花鳥、人物故事無所不有,甚至西洋樓閣也雜出其間,其中以北京頤和園長廊的蘇式彩畫非常具有代表性?! ∶饔罉纺觊g營修北京宮殿,大量征用江南工匠,蘇式彩畫因之傳入北方。歷經幾百年變化,蘇式彩畫的圖案、布局、題材以及設色均已與原江南彩畫不同,尤以乾隆時期的蘇式彩畫色彩艷麗,裝飾華貴,又稱"官式蘇畫"。